1977年8月,美国发射的太空船“航行者”号上录制了一批各具特色的世界名曲,以寻求天外知音,管平湖先生的《流水》作为东方音乐的代表入选。
《流水》为首支进入太空的古琴曲,其艺术内涵就非常丰富。前人评论开头的散音,低沉而浑厚,加以几声上滑的撞音,预示着一股不可遏止的力量即将奔腾而出。轻盈流畅的泛音曲调,像是欢腾跳跃的小溪,冲出了山涧,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几经曲折,汇合为“万壑争流”的壮阔场面,加以连绵不断的七十二滚拂,渲染出急流险滩波浪涛天的骇人景象。
其后,饱经风浪的巨流,浩浩荡荡从容入海。由于管先生对此曲有深刻的理解和丰富的想象力,所以能使这支古老的名曲焕发出新的生命力,犹如一江春水奔腾不息,成功地表现出中华民族的宏伟气魄和精神风貌。
可惜管平湖先生没有看到《流水》送上太空的那一天,他去世的10年之后,这首代表着东方精神的曲目被送上了太空,这首古老的中国名曲,从此行云天际,长期回响于茫茫太空。
管平湖的古琴演奏艺术在当代首屈一指,这也离不开他的日日钻研。管平湖遍访弹琴能手,举凡当时北京流传的琴曲,他几乎全学到了手,但他并不以此为足。1923年管先生30 岁,他回到故乡苏州,继续寻师访友。听说从武夷山来了一位悟澄和尚,琴学造诣极深,他便步行几十里到苏州西郊的天平山向这位和尚求教。悟澄见他来意诚恳,便留他学了半年时间。1928年从苏州返回北京途经山东济南时,又打听到一位能琴的秦鹤鸣道士,遂向他学习了川派张孔山所传的七十二滚拂《流水》。这是当时琴坛誉为“艳称海内”的佳作,更是管平湖仰慕已久的著名琴曲,学习起来心领神会,很快便掌握了演奏的要领。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北平沦陷后管平湖唯一的儿子管云章不知所踪,到处都没有音讯。管平湖的生活也越发窘困,靠画幻灯片糊口。冬天住的房子里,甚至没有取暖设备,御寒衣服都买不起。他有时冷得受不了,靠在屋子里跑跳驱寒。他还要自己生火做饭,手指缝总是黑黑的,都是搓煤球留下的黑色印记。即使在那样艰难的岁月,全国琴人不余百人,古琴落寞,管平湖教琴仍然不收分文,而且始终不肯放弃他朝夕抚弄的古琴。
新中国成立后,管平湖应聘到中央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研究所,生活条件改善了许多,加上在研究所优越的研究条件使他兴奋不已,虽然是55岁的迟暮之年,却焕发了青春,决定把失去的时间夺回来,不遗余力的传承古琴音乐,把手头的古琴曲打谱和录音存档。在许健先生的回忆中“管先生一天到晚不停的在琴上弹奏,好像不知疲倦,其实,只要把他的双手拉过来仔细看,就会大吃一惊。那是一双怎样的手啊!由于常年在琴弦上碰击,右手指甲被削减的又薄又皱,简直像葱皮。他说他自己指甲天生不好,天晓得像他这样长期不断的磨损,即便是钢铁的指甲,也要脱一层皮!为了解决难题,他试过涂各种甲油,但无济于事,最后,干脆用指尖的肉代替指甲,指肉磨成老茧,越用越坚硬。这样的琴声,虽不如指甲清脆,却也浑厚含蓄,别具一格。在看他左手,大指关节因为总在弦上摩擦,磨出来的老茧像豌豆那样突出。大指外侧由于琴弦的摩擦,一条条细沟深陷肉中,像是锯齿,惨不忍睹。”看了他这双手更加懂得他是以多么顽强的毅力研究古琴谱。他陆续发掘打谱了《广陵散》、《幽兰》、《阳春》等著名琴曲,他编撰《古指法考》是后人打谱发掘研究古琴曲的重要依据。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正是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我们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老一辈的琴人在艰苦环境中仍然热爱传统文化,以弘扬传统文化为己任,嘉惠后学,后人才有机会在前人基础上不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