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下午,离退休党委、老教协、离退休第六党支部在图书馆302会议室成功举办了“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学习座谈会”。本次会议聚焦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三农”战略转型,特别关注粮食安全、AI赋能与乡村全面振兴。会议由离退休党委书记刘柳主持,离退休党员骨干、学生农经系党支部成员以及部分特邀代表近三十位师生参与了学习与讨论。

退休教授邓蓉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发表了题为《2025一号文件解读—背景与思路》的主旨发言。她对今年一号文件以及相关的8个文件进行了言简意赅的介绍,并将其归纳为8个方面的思路。中央9个文件的制定和发布,充分说明了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在国际环境日益复杂的背景下,粮食安全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同时,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大环境下,农业和乡村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85岁高龄仍活跃在农业一线的白景云老师,从耕地面积、耕地质量、空气质量、水资源、环境监管等方面,对我国粮食安全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在职教师任晓娜介绍了我校文发学院师生坚持十余年,有计划、有步骤地带领师生,以昌平区兴寿镇秦城村为基地,以“驿站”模式开展乡村振兴服务,创新乡村治理人才培养模式,为老同志了解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新成果提供了新思路和新窗口。

退休教授史亚军发表了题为《千万工程九大场景打造》的主旨发言。他深入实际,结合地方特色,提出要依靠政策、科学和创新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他围绕产业兴旺发达、乡村风貌美丽场景、乡愁韵味场景等九大场景,展示了对新农村的设计前景和规划成果。

夏奎武、王邻孟、张铁强三位老师积极发言,从不同角度分享了对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学习体会。夏奎武老师发表了对农村去空心化和对美丽乡村的信心。87岁的王邻孟教授讲述了她如何借助AI技术学习中央一号文件,使学习变得更加简单高效。在场的师生无不敬佩高龄老师对AI新事物的学习、掌握和应用研究的精神。张铁强老师围绕首都大城市小农业的现状,提出了农学院作为市属院校在农业发展中应能发挥的作用和方向。



老教协会长沈文华在总结发言中指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有很多新知识、新技术、新机遇、新挑战亟需了解和掌握,离退休老师应更深入地坚持学习,关心“三农”研究的新发展,积极参加各种类型的学习活动,围绕学校发展,从AI智农助农、引领师生走向京郊广袤大地参加各类社会实践两个方面,提出了建议,并对经管学院农经学生党支部的学生党员提出了殷切期望。

刘柳表示,在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基础上,离退休党委会将最大限度地发挥老同志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威望优势,为学校的人才培养、社会服务、青年师生的成长成才献计献策,贡献力量。
